近日,一起令人哭笑不得的“金项链凭空消失案”引发广泛关注。一名老人焦急地报警称价值5万元的项链丢失,接警后,民警迅速赶到老人家中展开搜寻工作。
经众人一番细致查找后,在老人脖子上发现了那条“丢失”的项链。
原来,就在报警前一晚,老人把金项链拿下来放在床边,但早上从外面回来后却怎么也找不到了。他以为遭了贼,于是匆忙报警求助。
而民警在现场仔细勘查后,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人员出入的痕迹,初步排除陌生人进入房间行窃的可能。
就在众人百思不得其解时,一名技术员发现老人毛衣的领子处,居然奇怪地鼓起一块。经过一番仔细检查,竟从毛衣里掏出了金灿灿的项链。
老人惊讶万分,又喜又愧。原来,自己一时糊涂,把项链戴在脖子上后,却遗忘了这件事,还以为项链被偷走了。
类似“项链凭空消失”的乌龙警情近年来屡见不鲜。
2024年3月,一名阿婆报警称放在椅子上的黄金项链不翼而飞。经民警仔细勘查和引导回忆后,阿婆终于想起来,项链被自己随手放进了衣柜底层的红色盒子里。
2023年9月,一村民报警称存放现金和证件的手提包失踪了。民警搜遍了整座房屋,最终在一个装衣服的塑料袋里找到了手提包。
2023年10月,一名女子报警称家中金器丢失,怀疑遭了贼。经民警勘查后,发现金器被用纸巾包裹并放在鞋柜的一只包中。
2024年3月,一名大妈报警称新买的金手镯不见了。民警经过一番搜寻后,在首饰盒不起眼的夹层中找到了手镯。
专家指出,“拿着东西找东西”的健忘现象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这可能是由大脑功能衰退、注意力分散等因素导致的。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大脑功能逐渐衰退,负责记忆存储与提取的海马体细胞会不断减少和受损,导致记忆力明显下降。
另外,从心理层面看,“拿着东西找东西”也反映出一种焦虑或者下意识的行为模式。当人们处于忙碌或者注意力分散的状态时,大脑可能没有正确地将“手上拿着东西”这个行为编码存储,导致习惯性地去寻找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室医生建议,老年人可以多吃鱼类、坚果、蓝莓、鸡蛋、菠菜等食物,这些食物有助于改善记忆力。
此外,规律作息、记忆训练、体育锻炼、学习新事物、社交互动等多种方式,都有助于改善记忆力。
对于老年人的健忘,家人的耐心陪伴至关重要。当老人反复询问同一个问题时,家人应和颜悦色地给予回答,而不是满脸厌烦;当老人忘记东西放在哪里时,家人要陪着一起寻找,而非一味指责。
同时,家人可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如设置固定的收纳区域、借助科技手段、参与社区认知训练活动等,帮助老人锻炼记忆力,缓解健忘带来的焦虑和困扰。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2/16/318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