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假期,丰盛的节日盛宴让人身心愉悦,但随之而来的“饭后昏睡”现象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近日,美食科学和历史播客Gastropod深入探讨了这一名为“餐后嗜睡”(postprandial somnolence)的现象,并揭示了其背后的科学依据。
什么是“饭后昏睡”?
“饭后昏睡”并非医学意义上的昏迷,它指的是进食后出现的疲惫感。纽约大学临床副教授Nikolay Kukushkin解释道,这是一种行为反应,动物(包括人类)在进食后会放慢速度并放松休息,这可以被理解为“休息和消化”。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Justine Hervé则更具体地指出,这种警觉性下降通常发生在进食后一到两小时内。
“饭后昏睡”是真的吗?
这项研究并非只是调侃,Hervé和Mani与其他学者共同发表的研究证实了“饭后昏睡”的真实性及其影响。他们对印度40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在进食后一小时内进行测试的学生表现明显较差,其认知能力下降幅度高达5%到9%。研究人员排除了学生因疲倦而努力不足的可能性,因为学生完成考试所需时间并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饭后昏睡”不仅仅是疲劳感,还会导致认知障碍。
然而,研究也指出,经济条件可能会影响“饭后昏睡”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程度。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可能受到的影响更大,而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可能由于对“饭后昏睡”的了解和对饮食的控制而减轻其影响。
“饭后昏睡”的成因是什么?
目前,“饭后昏睡”的确切原因尚不明确。以往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进食后血液流向消化系统增加,从而减少了流向大脑的血液。但研究者表示,这一说法已被证伪。虽然感恩节期间,人们常常将火鸡中的色氨酸与嗜睡联系起来,但Kukushkin强调,色氨酸似乎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
Kukushkin的研究团队通过对海蛞蝓的研究,发现了一种胰岛素样激素Aplysia,这种激素在海蛞蝓进食时由肠道产生,并引发类似“饭后昏睡”的反应。但这是否适用于人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而言之,虽然目前尚未找到“饭后昏睡”的明确原因和解决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对人体有害。因此,建议在重要的考试或演讲前一小时避免进食,而在其他时间则尽情享受美食。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2/22/354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