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与时代交织:献给故土与岁月的深情之笔——《最后的告别》

乡情与时代交织:献给故土与岁月的深情之笔——《最后的告别》

在华北平原的苍茫大地,一曲乡土中国挽歌正在被深情唱响。电影《最后的告别》,一部献给故土与岁月的深情之笔,以现实主义的笔触,将乡情与时代的交织娓娓道来。

执导《最后的告别》的是一位经历传奇的导演,张中臣。作为一名来自安徽宿州市的90后,他经历了车间工人的平淡,也曾在北京电影学院做保安的期间,通过“蹭课”开启了自己的电影创作之旅。而《最后的告别》,正是他首部在大银幕上放映的长片处女作。

在影片中,张中臣将童年时的创伤记忆与成年后的生活体验巧妙交织,以华北平原上某处乡村生活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家庭破碎的命运,展现了时代与个体的碰撞。他用深沉的叙事风格,唤起了观众对逝去记忆的深切共鸣。

《最后的告别》不仅再现了一个家庭离散的悲剧命运,更像一幅关于时代的群像画卷。片中的主要演员皆为真实的村民和聋哑人,他们用质朴真挚的表演,将角色的情感呈现得淋漓尽致。手语交流、方言对白,每个动作和眼神都在无声中诉说着生活的重压。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演员们,却成为了影片中最自然的情感出口,让观众沉浸在真实而无法复制的情感氛围中。

影片触及了精神疾病、计划生育政策、家庭伦理等多重社会议题。首映礼现场,张中臣表示,这部电影是献给故乡和时代的一封情书,希望通过影像的力量去关怀那些被时代边缘化的人群,为他们发出迟到的声音。

在电影行业并不景气的当下,张中臣在发言的最后也动情地表示,“我们能挺住!电影能挺住!”

对于《最后的告别》,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知名导演郑大圣评价道:“它如此地切身、写实,同时又如此的诗意、意象化,让人难以描摹。在AI、短视频冲击行业的当下,导演却如此古典地恪守电影的视听语言,很让人感动、珍视。”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知名监制王红卫则将张中臣等主创亲切地称为自己在学院的“同事”。他认为,“在电影本体性的危机愈发凸显的节点,《最后的告别》的出现,它本身可贵之处正在于此。”

《最后的告别》堪称一部普通人的家庭史诗。贯穿全片的“白牛”意象,如同沉默的旁观者,见证着一个家庭的崩塌与和解,也象征着人与自然、人与命运之间难以切割的联系。

对于全片的最后一个画面,那头白牛孤独地站在一汪碧水中的沙洲上,张中臣解释说,他希望用这个镜头让电影延展出来,“这不是一种结束,它仍在向外延展。”

《最后的告别》用镜头书写乡情,用影像诉说时代,是一部值得我们细细回味的深情之作。它不仅是一曲乡土中国的挽歌,更是一份献给故土与岁月的深刻凝视。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2/20/34090.shtml

Like (0)
睿鸿在线睿鸿在线
Previous 2024年12月20日 上午10:55
Next 2024年12月20日 上午11:0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