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神经机制:悲喜相通的科学揭秘
前 言
共情,是人类体验他人情绪的能力,是我们社会交互的重要基础。然而,关于共情的神经基础,我们知之甚少。近年来,一项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上的研究揭示了共情背后的大脑机制,为理解这一复杂情感提供了新的见解。
自我情绪体验与对他者情绪反应
研究发现,个体自身的情绪经历对他们对他者情绪的反应有着深刻的影响。当我们观察到他人经历与我们相似的负面情绪,例如压力时,我们可能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应。一方面,我们可能会产生共鸣,增强理解他人的能力,对别人的情感触动更为敏感。另一方面,它则可能引起自我痛苦,导致我们回避他人。
小鼠实验揭示共情神经机制
为了深入探究共情的神经基础,研究人员进行了小鼠实验。他们发现,当小鼠经历过负面情绪体验(如压力)时,它们对其他小鼠的压力反应更加强烈。这表明,即使是动物,也能识别情绪状态,并基于自身的情绪经验做出相应的反应。
前额叶皮层的神经元:情绪记忆调节器
研究人员进一步确定了前额叶皮层在这些社会认知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他们发现了一组特定神经元细胞是基于情绪自我体验对他者情绪反应的关键调节器。这些神经元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这是一种参与应激反应机制的分子。研究发现,它们作为一种情绪记忆发挥作用,影响对社会情绪刺激的反应。
CRF神经元:对负面情绪反应的调节
研究人员发现,只有经历了相通的负面自我体验(如压力)时,内侧前额叶皮层的CRF神经元对他者的压力反应才更活跃。而当研究人员通过基因技术敲除小鼠体内的CRF基因从而抑制其在内侧前额叶皮层的表达时,曾经有过压力体验的小鼠对其它小鼠压力情绪的反应减弱了。
光遗传学实验:共情行为的调控
通过光遗传学实验,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神经元若受到更高程度的激活,则小鼠共情之后采取的行为会从偏好和亲近向回避转变。这表明,CRF神经元不仅参与自我情绪体验的调节,也调控着对他人情绪的反应。
临床意义
研究为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提供了新的见解。识别调节共鸣反应的特定大脑机制可以帮助临床研究开发新的靶向疗法,也能够帮助改善在各种精神状况中观察到的异常情绪反应。
结 语
这项研究揭示了共情背后的神经机制,为理解这一复杂情感提供了重要的见解。通过进一步研究,我们有望更深入地了解个体如何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以及如何通过调节神经机制来改善共情能力。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2/23/362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