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智慧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哲学交汇:上海中西哲学文化比较年会

中西智慧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哲学交汇:上海中西哲学文化比较年会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AI)的迅速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探索AI时代中西智慧的交汇,由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主办,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承办的“‘AI时代与中西智慧’: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2024年学术年会”于近日顺利举行。

来自沪上从事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的20余位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了AI时代中西智慧的挑战与机遇。会议分为两场主题论坛,分别由复旦大学才清华副教授和上海师范大学蔡志栋副教授主持。

首场论坛以“中西智慧的AI时代整全”为题,由上海大学王天恩教授开场。他指出,“智慧”是通过对对象无限的可能性空间分析而形成的对对象的深刻理解。西方哲学以分析外部自然世界的物能对象为特征,而中国哲学则以日常人伦为主要研究对象,二者对“整体”的理解存在差异。只有将量化的整体观照与质性的整体观照相结合,才能构成哲学整体观照的完整形态,使中西智慧在AI时代得以整全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方旭东教授从儒家角度为“伴侣机器人”的设计、开发、使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辩护。他认为,儒家思想可以为探讨伴侣机器人的出现及其对人类亲密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德安博教授质疑了目前学术界关于人工智能的几种观点。他认为,这些观点对AI的功能过于乐观,忽视了AI运行方式与“仪式”之间的相似性。在面对“人”的问题时,算法和仪式通常采取类似的处理方式,依赖模式发现和相关性分析,而不关心个体本身的想法和感受。

上海师范大学张永超教授则提出了“存在论革命”的概念,反思了人工智能神话与人性论悲歌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工智能可能引发新的技术危机,如文明的重新野蛮化和技术专制的形成。对此,他呼吁回归真实人类的未来之路。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曹家慧探讨了人工智能音乐语言的共情之思。她认为,人工智能音乐在人机共情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能够带来情感增强。但人工智能音乐也需要应对算法歧视的问题。

第二场论坛以“AI时代哲学的使命与担当”为题,由上海师范大学施炎平教授开场。他强调,思考和探讨AI科技与中西智慧的关系问题是当代哲学学人无法回避的挑战。他提出,应在何种意义上认知和理解“AI时代”的内涵,正确处理“文明时代”与“技术时代”之间的关系。

上海师范大学樊志辉教授从AI时代的迷狂和忧思为引子,探讨了人性的原罪、技术进步的二律背反、AI的藏镜人与影舞者等问题。他认为,AI带来了解放的契机,但也存在枷锁的迭代风险。需要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保持虚心和君子之德。

同济大学哲学系朱义禄教授围绕理想人格,尤其是君子问题展开论述。他认为,在AI时代,君子文化研究可以为数智时代带来哪些改益,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郭美华教授以孟子和庄子的比较为中心,对AI进行了关联性思考。他认为,哲学思考可以敞开自身的未知面向,让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绽放出来。因此,哲学之思不必惊惧于AI的发展,反倒是在敞开自身的未知可能性的同时,依旧可以而且必须捍卫自身独立而自足的意义。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刘松青副教授从语义学角度解读了“焉为君子”的问题,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分析哲学的运思。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王骏以路德与阳明为例,探讨了心性与理解的关系。他认为,心性乃是理解之前提,但路德和阳明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不同,前者强调通过信仰上帝实现理解,后者强调通过“正心诚意”“致良知”的方式实现理解。

自由讨论环节中,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卢盈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治学院杨杰副教授等学者分享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与在座学者和青年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闭幕式上,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主任谷继明教授总结了大会成果。此次年会,在老中青三代学者的热烈讨论中落下帷幕。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AI时代为中西智慧的交汇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充分发挥中西智慧的优势,共同应对AI时代的难题,将是未来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2/21/35188.shtml

Like (0)
睿鸿在线睿鸿在线
Previous 2024年12月21日 下午6:41
Next 2024年12月21日 下午6:4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