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这一华夏儿女的传统新春佳节,在今年却与众不同。自12月4日,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迎来了首个非遗新春盛典。
申遗历程与非遗意义
春节申遗之路长达数年,历经申报、审议和评审等复杂程序。最终,以“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为副标题的春节,成功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国家级非遗新春盛典。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萧放教授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仅关系到中华文化的弘扬,更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效应。以非遗工坊为例,它既活化了乡村非遗,促进了经济发展,又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组织和文化浸润作用。
新春盛典的独特魅力
今年的春节,因其非遗身份而别具一格。除了传统的拜年、烟花爆竹、年节装饰等习俗外,各地还将举行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让民众亲身体验非遗魅力。
在北京,香山红叶节将迎来“非遗新春游园会”,展示京绣、景泰蓝等传统技艺;在上海,豫园灯会将融入非遗元素,打造“非遗闹新春”主题灯组;在广州,陈家祠将举办“非遗传承过大年”活动,呈现岭南花卉、剪纸等非遗技艺。
全国各地非遗工坊也将积极参与新春盛典,展示非遗产品,弘扬非遗文化。在山西大同,铁花技艺传承人将现场制作火树银花;在贵州黔东南,苗族蜡染工坊将举办“非遗新春体验日”,教授蜡染技艺。
非遗传承与青年参与
非遗传承是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环节,然而年轻人的流失却成为一大难题。对于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非遗传承,萧放教授呼吁社会提供支持和激励。
通过建立健全扶持政策,为青年非遗传承人提供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等便利条件,解决其温饱问题和产业发展难题,鼓励他们投入非遗传承。同时,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让非遗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吸引年轻人的兴趣。
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新春盛典,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弘扬民族文化和激发青年非遗保护意识的契机。在这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中,我们期待着春节非遗新春盛典的精彩纷呈,也期待着非遗文化在华夏大地上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2/10/252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