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雕塑节:凝固的艺术与社区变迁

798雕塑节:凝固的艺术与社区变迁

798雕塑节:凝固的艺术,社区变迁的缩影

12月12日,备受瞩目的“798公共雕塑节”在北京盛大开幕。来自国内外10位杰出艺术家,包括蔡坚、瓦吉科·恰齐亚尼、胡庆雁、李怒等,携手献上他们匠心独运的雕塑作品。这些作品散落于798·751园区的5个点位,与公众亲密邂逅。

本次雕塑节以“凝物为景”为主题,从诗人里尔克的名句“冬天,什么色泽都隐藏在内部”中汲取灵感。策展人孙冬冬希望通过公共雕塑,克服季节对人们行动的阻碍,激发人们重返公共空间的热情。

雕塑并非占据园区的广场,而是通过作品重新显现其公共性。798·751园区的“广场”源自旧工厂改建和园区不断更新而形成的空地。它们摆脱了旧有的功能属性,与不同的情境相结合,成为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场景。

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演绎

蔡坚的《HoldHoldHold-X20111203》将攀岩运动中的岩石形象融入雕塑,将日常生活的松弛与欢愉转化为一种内在的品质。它被放置在电子广场边缘的绿树之下,为生命的跃动预留出更大的空间。

胡庆雁的《父与子》由预制金属管道拼接改制而成,以“相似性”的形式观念投射出人类普遍的情感。作品被安放在中心广场绿地的中心,周围环绕着瓦吉科·恰齐亚尼的系列雕塑,它们近似鸟类的形象,夸张的表情展现了童年时期对外部世界的初次探索。

自然与文明的共舞

同心广场的中心花坛营造了一场迎春的仪式,王画的金色帆船隐喻着人类文明之旅,而尉洪磊的雕塑则强调了自然土地的生命质感。

在动力广场绿地上,王思顺的奇石美学呈现了天地造化,源于人类文明在自然界的自我投射;而王郁洋的《雪人》则是数字时代,机器语言对于自然的诠释。

时间的流动与永恒的寄托

李怒的《香槟塔》和徐渠的《复活》相隔两处,却建立了一种暧昧的诗意。两者都寄托了人类对未来的想象与祝福,希望在时间的流动中建立一种可供“纪念”的证据,就像自然一样,克服虚无,赋形意义。

公共空间与社区变迁

孙冬冬认为,城市的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是当下极为紧迫的公共话题。在数字时代,当人们来到“798公共雕塑节”,实际上是以艺术与设计的名义与陌生人进行一种非正式的交往,大家构建属于自己的公共生活,同时培养对公共认同的情感。

798雕塑节希望成为一起发生的事件,邀请人们来到这里,与雕塑一道,共同获得园区的这些空地。每块空地都被演绎成一个个情境,既基于人们曾经自发上演过的场景,也融入了艺术家的想象和创造。

本次雕塑节将持续至2025年2月12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凝固的艺术作品将见证798园区的变迁,成为社区演变的缩影。它们将继续激发人们对公共空间的思考,并促进一个更具活力、更宜居的城市社区的建设。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2/13/30088.shtml

Like (0)
睿鸿在线睿鸿在线
Previous 2024年12月13日 下午10:22
Next 2024年12月13日 下午10:2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