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迅速城市化的当下,建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推动建筑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近日,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举办的“风自海上——2024建筑艺术作品展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这个议题的绝佳平台。展览展出了近百位杰出建筑师的优秀作品,从艺术的角度解读建筑,突显其在城乡发展、城市建设中的美学意蕴和社会价值,也展现了建筑师对于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深思。
建筑师的艺术家精神
展览以“建筑师”为“艺术家”为切入点,关注建筑师在创作过程中的艺术精神。中国美术家协会建筑艺术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指出,“在今天建筑行业走入低迷的状态下,更多的建筑师需要以一种艺术家的精神、艺术家创作的态度进入到工作状态,并将其视为更好的去进行艺术创作的机遇。”
上海美术学院院长曾成刚表示,希望把上海美院作为基地,“让一大批讲‘中国故事’、具‘中国气派’的优秀建筑艺术作品走向世界,把上海建筑做成世界的建筑。”
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
展览分为“更新/绿色造村”“更新/艺术营城”“再造/文化生境”三个版块,通过城市更新、乡村振兴、遗产保护等介入领域,探索建筑艺术如何实践其参与社会治理的学术旨趣。
在“绿色造村”版块,北京朱小地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软广场”改造了深圳坪山长守村的广场,将生活供水、消防、景观等多重功能的水塘重新激活为公共空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传承和绿色生态的尊重。孟凡浩的作品“浙江丽水古堰画乡艺术中心”则成为小镇的文化地标和公共活动场所,改善了居民生活条件,提升了艺术素养。
“更新/艺术营城”板块关注中国城市更新的精细化改造。其中,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的设计者邢同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庄重宏伟,而汪单、李智博协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带来的声音装置则探索了上海人均居住面积的发展变化。
章明、张姿、秦曙的“绿之丘——杨浦滨江原烟草公司机修仓库更新改造”拯救了杨浦滨江的一处沿江仓库,将其改造成生态综合体,通过坡道形成从城市腹地到滨江的漫游路径。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郭龙、马俊改造的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20世纪60年代粮站,则将建筑与历史记忆完美融合。
文化生境中的建筑
“再造/文化生境”版块包括多件新建作品,从传统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与环境展开对话。
王建国的大理书院立足传承白族传统建筑文化,将白族民居的装饰艺术抽象化,打造一面独特的景墙;周蔚、张斌的崇明东滩湿地科研宣教中心掩映于芦苇丛间,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王海松等为上海大学附属嘉定实验学校设计的“新江南书院”,融入江南书院的人文精神和现代功能,打造了一座集教育、体育、艺术、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书院建筑。
学术交流与理论研究
展览不仅是一场建筑艺术的盛宴,更是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开幕仪式后的学术研讨会,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参展艺术家围绕展览进行了深入研讨。他们认为,此次展览和研讨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建筑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建筑师、建筑艺术家甚至艺术家在建筑中互相通融。此次展览的举办,旨在激发建筑艺术创作的新思路,推动建筑艺术理论的深入研究。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2/13/299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