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截至2023年12月1日,累计调水685.94亿立方米,其中100亿立方米用于生态补水。
“南水”的到来,唤醒了北方50余条曾经干涸断流的河流,有效缓解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曾经饱受缺水之苦的滹沱河、永定河等河流重现生机。
在河北邢台,被誉为“太行泉城”的景象重现,百泉干涸35年后再次喷涌而出。河南新乡百泉湖也时隔18年再现百泉喷涌,成为当地“网红打卡点”。
“南水”的进入,促使沿线地区减少或停止地下水开采,实现地下水置换,进一步优化了水资源配置格局。濮阳市地下水位连续25个月上升,河北省地下水开采量减少47.2%,地下水位实现止跌回升的历史性转折。北京市地下水水位连续9年回升,累计增加储量67亿立方米。
白洋淀作为华北最大的淡水湖泊,曾因缺水和水质污染而蒙尘。“南水”的注入,让白洋淀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鸟类种类从雄安新区设立之初的206种增加到286种,鱼类恢复至46种,中华鳑鲏鱼全淀都有分布,重新构成了“河—淀—草—鱼—鸟”生态链。青头潜鸭作为鸟类中的“明星”,也重返白洋淀,与其他鸟类共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南水”沿中线奔腾的1432公里,调水总量相当于往北方输送了4700多个西湖。这一磅礴伟力,推动着美丽中国向着更加绿色、和谐、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2/12/2896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