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经学工作坊:师法与家法的传承与演变
由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中华孔子学会经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经学研究》编辑部协办的“师法与家法”汉代经学工作坊(第二期)于2024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清华大学人文楼B201会议室成功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开大学、郑州大学、暨南大学、南昌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三十余位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师法与家法”展开了为期一天半的深入讨论。
师法与家法概念溯源
中国人民大学宫志翀老师从战国至汉初的分散传经和立“五经博士”入手,阐述了师法家法的成因。他指出,师法家法在两汉经学中具有标志性意义,但因汉代经学的终结而消失,清代汉学复兴才将其初步复原和梳理出来。
北京大学陈姿桦老师结合孔广森的公羊学研究,分析了孔氏如何取舍《春秋》中的“为汉制作”和“黜周王鲁”等新制和时王之制,消解了《公羊》家赋予《春秋》的“圣人制作”性质,并使之还原为“周公制礼”的本义。
两汉经学中的家法
同济大学谷继明老师以“费氏兴”为例,阐述了宋代易学中经学性质与功能发生转变,回归解经取向。王弼与虞翻虽为各自学派之极端代表,但在以解经为宗旨的注释路数上是一致的。
中国人民大学侯金满老师则认为,传统的严格划分今古文之争,过于简单化,遮蔽了经学史内部的隐性关系。他以《尚书大传》为例,指出今古文之间在《尚书》学上的关系存在更为复杂的谱系。
汉代经学的师承与传承
河南大学王勇老师通过分析西周时期的士人教育,认为西周以前,教育重点在于模仿成人的所作所为,即“学”与“习”。教育的要求是掌握“怎么做”的技能,并不追问“为什么”。
中国社会科学院赵培老师从《荀子》对儒学传授的重视入手,分析了“《毛传》本于荀卿说”的形成及经学史意义。他认为,“《毛传》本于荀卿说”的出现,是古文逐渐隆盛的背景下,古文经学重建自身授受合法性的产物。
师法与家法的兼融
清华大学黄少微老师将毛诗和三家诗的以史解经进行比较,认为毛诗以《诗序》构建完整的古史和政教体系,而三家诗则倾向于再现具体的历史情境。这种解释理路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诗义与解释风格。
山东大学冯渝杰老师从公羊学到原始道教的赓衍轨迹入手,揭示了汉代经学兼融经纬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文明秩序。
后世对师法与家法的继承与发展
武汉大学范云飞老师以《周易·遁》卦的诠释为中心,分析了汉唐间隐逸思想的展开。他认为,国家不断压缩隐逸空间,隐者不断调适乃至自我限缩的过程,反映在《遁》卦诠释上的变化。
清华大学陈壁生老师则以《汉书》所引经为例,探讨了经说超越经书而存在,对政治实践和经学研究的影响。
汉代经学研究的新视角
与会学者还就师法家法的六种理解向度、论《白虎通义》的撰集其事、〈白虎通〉“一说”“或曰”考论、东汉经学“通学”趋势、基于《易纬》的七十二候卦气说献疑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结论与展望
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院长陈壁生老师在总结中指出,汉代经学研究目前尚未充分展开。本次工作坊通过学者们的共同关注和共同文本的讨论,正在逐渐形成基本的共识,并推动汉代经学研究范式的形成。未来,汉代经学的师法与家法研究仍有广阔的空间,其成果也将推动文学、历史、哲学等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2/11/2646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