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对话:熊鹤婷评中的中国画流变》

《跨国对话:熊鹤婷评中的中国画流变》

跨国对话:熊鹤婷评《回音室》中的中国画流变

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回音室——1897-1935年跨国的中国画》引发学术界广泛关注。这部由英国著名艺术史家柯律格(Craig Clunas)所著的著作,以20世纪初东西方艺术交流为背景,探讨了近代中国画的跨国流变。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熊鹤婷作为该书的评论者,对《回音室》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柯律格以丰富的文献资料和精湛的论述,深入剖析了近代中国画在东西方文化交汇中的演变历程,为理解这一时期的中国画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熊鹤婷指出,《回音室》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打破了传统艺术史叙事中的“中心-边缘”二元对立,将中国画置于全球化的语境中进行考察。柯律格通过对冈仓天心、宾扬等人物翻译和阐释中国画理论和术语的考察,揭示了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对中国画变革产生的深远影响。

熊鹤婷强调,柯律格对“气韵生动”这一中国画核心概念的跨国阐释尤为精彩。他通过追踪“气韵生动”在不同语境下的翻译和流变,展示了这一概念是如何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不断被塑造和重新定义的。

《回音室》一书还关注到近代中国画在日本的发展。熊鹤婷认为,柯律格对日本画家田中德三等人的研究,为理解20世纪中国画与日本画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不过,熊鹤婷也指出,《回音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她认为,柯律格对中国本土艺术思潮和传统的影响关注不够,导致对中国画流变的论述有时过于偏重西方视角。

此外,熊鹤婷还认为,《回音室》在论述近代中国画变革时,可以更多地融入社会史和文化史的视角,探讨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对中国画发展的影响。

总体而言,熊鹤婷认为《回音室》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著作,为研究近代中国画史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她呼吁中国学者积极参与全球艺术史对话,以跨国视角重写近代中国艺术史。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2/11/25731.shtml

Like (0)
睿鸿在线睿鸿在线
Previous 2024年12月11日 上午3:45
Next 2024年12月11日 上午3:4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