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音室》中跨国中国画的对话交响曲

《回音室》中跨国中国画的对话交响曲

在《回音室》一书中,作者迈克尔·巴克桑德尔追溯了中国美术与其他国家艺术理论及史学相遇的动态瞬间,反思了至今影响着世界艺术史叙事的本质主义框架。本书重点关注了近现代中国画在东西方文化交汇中的演变过程,作者认为这是一个“跨国中国画”的对话交响曲。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学者开始对中国画产生兴趣,并将其翻译和阐释成西方语言。其中,“气韵生动”这一中国画核心概念的译介尤其重要。1897年,夏德首次将“气韵生动”译为德语,但影响有限。1903年,冈仓天心在《东洋的理想》一书中将其译为英文“The Life-movement of the Spirit through the Rhythm of Things”,并得到广泛传播。随后的宾扬、翟理斯、卜士礼等学者都沿用了冈仓的译法。

这些译者并非被动地接受冈仓的阐释,而是将其与各自的文化背景和艺术思潮相结合,赋予“气韵生动”新的内涵。宾扬受英国唯美主义思潮影响,认为“生命意味着’一些有限的(具有韵律的)脉搏’(a limited number of [rhythmic] pulses)”。翟理斯和卜士礼则将“气韵生动”翻译为“rhythmic vitality”,强调了生命的活力与节奏感。

1923年,《中国美术》中译本出版,由蔡元培编辑并批注。蔡元培引用了明代唐志契的论述,将“气韵生动”与德国哲学家柏格森的“生命冲力”联系起来。这表明,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经过西方现代思潮的洗礼,又重新回到了中国本土。

陈师曾等中国艺术家也受到西方现代艺术运动的影响,开始探索中国画的非再现性。他们认为,中国画的价值并不在于模仿自然,而在于表现艺术家内心的情感和精神。陈师曾在《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指出:“立体派、未来派、表现派,联翩演出,其思想之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是尽艺术之长,而不能不别有所求矣。”

《回音室》一书通过对跨国中国画的深入探讨,打破了长期以来“东方”和“西方”的本质主义划分,揭示了东西方艺术在动态交流和相互影响中共同塑造了彼此的艺术史。本书摒弃了传统的“影响”模式,强调了参与者主动的选择、吸收、改编和误解。作者认为,“与其称二十世纪早期见证了’东西方艺术的交会’(meeting of Eastern and Western art),不如说它目睹了’东西方艺术的形成’(making of Eastern and Western art)。”

《回音室》的研究成果对于重新审视中国画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表明,中国画的现代化并非简单的西化,而是在东西方文化交汇中不断对话、交响的结果。本书有助于我们超越传统的“传统-现代”二分法,以更开放和动态的视角理解中国美术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2/11/25539.shtml

Like (0)
睿鸿在线睿鸿在线
Previous 2024年12月11日 上午1:27
Next 2024年12月11日 上午1:3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