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机制创新:以“真需求”为导向,推动创新药惠民

医保机制创新:以“真需求”为导向,推动创新药惠民

医保机制创新:以“真需求”为导向,推动创新药惠民

隨著2024年医保谈判落下帷幕,中国医保正式邁入以“真創新”為核心,全面扶持創新藥的2.0時代。自成立以來,国家医保局已進行7次醫保談判,持續加大對創新的支持力度。《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的審議通過,更將支持“真創新”確立為本次醫保談判的主基調。

最終談判結果顯示,共有91種藥品新增進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其中90種為5年內新上市品種,38種為“全球性”創新藥,無論是創新占比還是納入新藥數量均創下醫保談判新紀錄。

從“拚價格”到“拚創新”:醫保談判全面蜕變

在“真創新”基調下,醫保談判已完成全面蜕變,醫保局透過實質支持,“真創新”產品才能獲得重視與扶持,中國創新藥的機遇就藏在“真創新”之中。

醫保與創新的雙向奔赴

扶持“真創新”的基調下,創新藥產品獲得醫保局前所未有的支持。全部參與醫保談判的117種目錄外藥品中,共有89種談判成功,成功率達76%,價格平均降幅為63%,其中創新藥產品的談判成功率超過90%。這反映出醫保局正用實際行動支持“真創新”。

醫保談判現場,談判專家根據藥品的低價與企業磋商,而這個低價正是基於前期醫保方對藥品價值進行多維度測算和評估而獲得的。今年的藥品底價測算對創新包容度更高,同等條件下,對創新程度高、患者獲益大的藥品會測算出更高的價格。

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目錄管理處處長張西凡表示:“醫保的藥品談判絕對不是單純一味壓價,更多的是一種價值購買,要對這個藥品到底能給患者帶來多少獲益,進行科學的測算和評估。”

何為“真創新”?

“真創新”是今年被醫保局提及最多的名詞。那麼到底什麼才是“真創新”?梁寧在《真需求》一書中提出一個包含三要素的“真需求”極簡模型:價值、共識、模式。

價值:產品能給用戶提供的實際意義,對於醫藥行業而言,藥品的核心價值就是過硬的療效。

共識:產品必須與市場共識達成一致,在醫藥行業中,這種共識來自醫生與行業專家常年的臨床實踐,尤其是存在臨床空白的適應症。

模式:臨床數據並不能與最終商業化成績畫等號,很多藥物在臨床中表現不俗,但因水溶性不足,無法口服等原因,致使最終無法成藥或商業化成績不佳。一個好的產品,必須考慮患者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實際問題。

綜上所述,醫保支持的“真創新”一定是能夠滿足患者“真需求”的產品。

“真創新”就是滿足“真需求”

自今年開始,醫保談判不再執著於單一的價格因素,而是全面增加了對於空白臨床需求的關注。這是一個明顯的趨勢信號,標誌著醫保局更加透徹地理解了“創新”的意義。

“真創新”與“創新”的本質區別在於思想範式的變化。“創新”只需在專利层面滿足要求即可;而“真創新”則是從實際臨床出發,填補患者的治療空白。

所以“真創新”並非一定是1.1新藥,但必然是解决了“真需求”的產品。例如,亞虹醫藥APL-1702是一款藥械一體化的光動力治療產品,是全球唯一提交上市申請的無創治療宮頸癌前病變產品,有望成為全球首個經國際Ⅲ期臨床驗證、療效確切的HSIL無創療法。

以“價值、共識、模式”三要素而論,亞虹醫藥APL-1702都完全符合“真需求”:

* 價值:臨床數據優異,是全球唯一提交上市申請的無創治療宮頸癌前病變產品,具備全球創新能力。

* 共識:“一刀切”手術早已不能滿足HSIL的需求,急需創新療法填補臨床空白。

* 模式:以“組合式創新”模式突圍,無痛無創且便捷。

醫保基金“真創新”體系下,藥企比拼的不再是化合物合成能力,而是從實際臨床出發,思考怎樣有效地填補臨床空白。創新不應拘泥於形式,而應落腳於結果。著力填補臨床空白,這無疑是醫保基金未來重點扶持的創新方向。

醫保機制持續創新,以“真需求”為導向,大力推進創新藥品進醫保,將進一步加速中國創新藥產業的發展,讓更多患者受益於高品質的創新藥物,惠及民生。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2/09/24270.shtml

Like (0)
睿鸿在线睿鸿在线
Previous 2024年12月9日 下午11:41
Next 2024年12月9日 下午11:5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