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多家金融机构争相抢购长期国债等债券品种。其中,值得关注的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跌破了2%。10年期国债收益率作为金融市场定价基准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具有着广泛的影响。
从表面上看,金融机构扎堆抢购债券的主要原因包括:今年以来,市场上缺乏安全且高收益的资产;年末临近,保险资金、银行理财等机构为了确保“开门红”,提前储备资产,配置力度有所加强;同业活期存款利率有所下调,对公存款服务协议中引入了“利率调整兜底条款”等。
然而,从当前的经济基本面、监管导向以及长期国债的性价比等角度综合来看,金融机构持续扎堆“抢券”的行为潜藏着一定的风险,并非明智之举。
首先,我国的经济基本面并不支持长期国债等债券品种的收益率持续走低。长期国债收益率通常反映了长期经济增长和通胀的预期,同时也会受到安全资产稀缺等因素的扰动。其中,长期经济增长预期是市场最关注的因素,一般来说,当市场预期经济未来会长期保持较低增速时,投资者为了“锁定”较高的收益率,就会选择配置长期国债,从而导致长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走低。但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并没有迹象表明我国的经济增速会持续走低,即经济基本面向好与长期国债等债券品种收益率持续走低并不相符。一方面,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的GDP同比增长4.8%,国民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当前,我国经济具有市场广阔、韧性强、潜力大的有利条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另一方面,随着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持续协同发力,宏观经济已经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例如,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三个月上升。随着利好政策的持续显效,宏观经济有望继续向好。
其次,监管部门已经多次提示风险,并表示将采取措施“平衡债市供求”。为了遏制羊群效应导致的长期国债收益率单边下行,防范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中国人民银行今年已多次提示风险。其中,在今年二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明确指出:“6月下旬,10年期国债收益率逼近2.2%关口,创20年来新低,已明显偏离合理中枢水平,不断累积金融风险。”7月1日,央行宣布开展国债借入操作,并在必要时择机在公开市场卖出,平衡债市供求,校正和阻断金融市场风险的累积。截至12月5日收盘,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仍低于2%,后续如果监管部门出于防风险的目的增加债券市场供应,或是采取其他必要的监管措施,都会对债券市场走势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扎堆抢购债券的金融机构可能会面临“负反馈”。
再次,扎堆“抢券”不利于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实际上,许多金融机构抢购债券是为了稳定投资收益率,提高盈利能力,但扎堆抢购债券的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具体来说,保险资金等配置型机构在买入长期国债等债券品种后,通常会持有到期,而目前长期国债等主要债券品种的收益率在2%左右徘徊,买入这类资产并不能有效提升投资业绩,如果负债端成本高于2%,还可能引发利差损等风险。银行理财、公募基金等交易型机构买入长期国债等债券品种的主要目的是赚取买卖价差,但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跌破2%,与政策利率(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目前为1.50%)的利差已经低于50个基点,持续下行的空间相对有限。此外,其他债券品种的收益率与政策利率的利差也在持续缩窄。在这样的利差环境下,赚取差价甚至加杠杆赚取差价的行为性价比较低,而且还要面临市场反转的风险。
最后,需要澄清的是,笔者认为金融机构扎堆“抢券”的行为不可取,并不是说金融机构以后不能配置长期国债等债券品种,毕竟我国资管产品余额已经超过100万亿元,合理配置债券是必然的选择。但是,金融机构在配置债券时,应该综合研判宏观经济走势、监管导向、投资性价比等因素,理性把握配置的时机和节奏,避免羊群效应引发风险。从长远来看,金融机构还要持续提升优质资产的挖掘能力,不断优化资产配置格局,避免对单一资产形成严重依赖。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2/09/2396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