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检察改革,推动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5日,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深化检察改革、进一步加强新时代检察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日前正式印发。
《意见》提出要增强检察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深化和落实司法体制改革。检察机关深化改革,要以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为主线,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
近年来,检察工作越来越贴近公众的生活,检察业务的渗透率、“曝光率”大幅提升。大案要案,检察机关积极介入,主动发声;公众关心的法律问题,检察机关积极回应,创新监督形式。人民检察积极履职,业务守正创新,回应人民呼声,维护人民利益。
《意见》明确,检察业务要服务于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合法利益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依法平等长久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意见》特别要求“防止和纠正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最高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也是今年最高检部署的“检察护企”专项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检察机关将持续落实,着力监督纠正违法查扣冻(查封、扣押和冻结)财产,特别是异地趋利性执法司法问题。
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检察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公众关心的罪错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意见》提出:坚持“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依法惩治未成年人犯罪,规范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推动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矫治,推动加强专门教育和专门矫治教育工作。
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探索是检察改革重头戏。2017年7月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全面实施,至今年10月,全国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09.3万件,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78.4万件,回复整改率98.7%。生态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劳动者权益保护、食品安全监督、残疾人权益保护等等,千头万绪的监督、保障,涉及众多行政机关,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制发检察建议、加强检察建议与提起诉讼有机衔接等手段,推动行政部门积极作为,推动了社会问题的源头治理。
从督促民政部门修缮烈士陵墓,到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依法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检察公益诉讼让“公益保护”得到落实。《意见》明确要求,检察机关要不断提升检察公益诉讼质效,推动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共秩序保护更具实效,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深化检察改革,既要保持定力,也要守正创新。最高人民检察院明确,要坚持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本质属性不变,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同时,要勇于突破传统,探索创新,积极适应新时代、新阶段新要求,以实际成效检验改革成果。
《意见》从深化执法监督体系改革、健全司法责任制、强化对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的监督、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等方面,明确改革的重点任务和着力点,为检察改革指明了方向。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是新时代司法改革的永恒主题。”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表示,深化检察改革,要毫不动摇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落实“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的司法改革任务要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2/09/238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