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视野下的非洲左翼思潮与抗争运动
11月2-3日,复旦大学国际研讨会“跨国史视野下的非洲左翼思潮与运动”在上海召开。此会议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全球史研究院、上海中非关系研究网络(CASIN)共同主办,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二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秀学者。
会议聚焦于非洲左翼思潮与运动中三个相互交织的核心概念:社会主义、泛非主义和非殖民主义。研究议题涵盖左翼想象与民族独立抗争、大众媒体与群众动员、非洲社会主义理论、泛非主义与反殖民运动、非洲左翼中的性别讨论、中非外交中的女性、文化生产与左翼运动等多个方面。
与会者来自政治学、历史学、哲学与文化研究等不同学科背景。研究方法互补交叉,既注重宏观历史的梳理与反思,也关注微观事件。从理论与实践的深度展开探讨,覆盖非洲多个国家,强调跨国联结与影响,使对非洲左翼思潮运动的研究更为全面立体。
重温历史,反思当下
会议开幕式上,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任黄洋教授指出,该次会议是聚焦非洲史研究的国际学术盛会。
专题一聚焦于解放运动中的左翼想象与实践。佐治亚州立大学助理教授Toivo Asheeke探讨了南部非洲解放运动中的两种泛非主义倾向,强调了黑人民族主义对解放的诉求。弗吉尼亚大学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Naseemah Mohamed研究了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的政治教育模式。
专题二关注文化空间中的大众动员。斯坦福大学法语文学助理教授Fatoumaka Seck以塞内加尔的毛泽东思想为研究主题。柏林自由大学博士后研究员Ismay Milford则探讨了坦桑尼亚新闻教育中的宗教与社会主义张力。
专题三讨论了非洲社会主义理论。约克大学哲学系的助理教授Zeyad el Nabolsy通过尼雷尔、恩克鲁玛和桑戈尔的思想分析,呈现了六七十年代非洲社会主义的图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助理教授Olivia Umurerwa Rutazibwa分享了对布基纳法索前总统桑卡拉的初步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刘烨介绍了中国“继续革命”思想对达累斯萨拉姆学派的影响。
异彩纷呈,启迪未来
专题四聚焦于泛非主义和反殖民团结。因斯布鲁克大学助理教授Eric Burton指出,1966年三大洲会议中的非洲视角被以往研究忽视。复旦大学国务学院教授殷之光分享了其对全球南方研究中非洲地区的思考。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历史学系助理教授Bright Gyamfi追溯了非洲发展经济与规划研究所内激进经济学家的贡献与没落。
专题五关注非洲左翼女性。哈佛大学杜波依斯研究所非常驻研究员Christopher Lee以万隆会议七十周年为契机,反思了亚非主义的多维意义。香港浸会大学助理教授刘紫丰探讨了雪莉·格雷厄姆·杜波依斯的黑人左翼女性主义。埃克塞特大学讲师靳夏楠研究了非洲左翼工会斗争中的女性领导者。
专题六探讨中非外交中的女性。密歇根州立大学荣休教授孟洁梅通过考察1961-1965年坦桑尼亚妇女代表团的中国访问,探讨了公共外交中的非洲女性。密歇根州立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候选人Caitlin Barker关注1959-1961年喀麦隆民主妇女联盟的访华经历,提出了“亲密外交”的概念。北京大学博士候选人田泽浩分析了中国与莫桑比克围绕女性与武装斗争的革命团结。
专题七研究激进与进步的文化实践。清华大学博士后研究员张丽方分析了南部非洲艺术团体Medu的图像艺术创作。罗德斯大学高级讲师Thembinkosi Goniwe研究了Medu的南非历史与跨国联系。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史博士候选人Athi Mongezeleli Joja分析了南非艺术家Gerald Sekoto的两幅画作。
研讨会为非洲史学术共同体注入了丰富的思想能量,激发了跨学科、多视角对话。会议从历史研究延展至艺术、文学和外交领域,从宏观理论拓宽到微观实践,揭示了非洲史学术研究在理解与推动全球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2/07/2301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