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阿尔勒发现奖:重返摄影之源,探索感性与未来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重返摄影之源,探索感性与未来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重返摄影之源,探索感性与未来

2024年12月2日,第十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发现奖”落下帷幕,贾煜凭借其展览《陌生人》摘得大奖。这项在国内颇受关注的摄影奖项,以其提名制和对中国先锋摄影力量的关注而闻名。

回归摄影本质,探索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贾煜的《陌生人》以一种质朴而感人的方式,呈现了他与康巴藏族牧民之间的难忘相遇。从2003年开始,贾煜为这些牧民家庭拍摄了大量合影和生活照。2020年,他决定找到那些曾经拍摄过的牧民,把照片还给他们,并记录下他们拿到照片时的反应。

在展览中,这些照片和牧民赠予的礼物并置呈现。那些留下照片的牧民,有些人已经去世多年。通过一段纪录片,他们谈及了这些照片的处理方式,表达了对亲人和过往记忆的珍视。

正如马格南图片社主席克里斯蒂娜·德·梅德所言,这件作品回归了摄影的本质,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是谁,并保留我们曾经是谁的记忆。它重申了摄影作为联结和反思工具的作用,鼓励我们超越审美维度的考量,去思考其更深层次的影响。

超越摄影,探索感性与未来

除了贾煜的作品,本次发现奖还提名了其他7位艺术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摄影在当代艺术实践中的多元性和创新性。

程晓敏的《向水之洞》探讨了一个女性从恋爱到成为母亲的过程中对其家族史的回望。王凝慧的《地球朝太阳坠落却擦肩而过》将对宇宙的兴趣和认知通过多种媒介呈现。郑安东的《如何(未)命名一棵树》围绕着植物命名问题展开,探讨了我们对世界分类和定义的方式。

阚辛的《新天使》以影像和摄影回顾了自己因抑郁症而无法动弹的经历,关注心理健康和身体与精神之间的关系。罗玉梅的《客途秋恨,第二现场》再现了一种“电影现场”的工作方式,邀请观众参与对离散历史和文化的探索。马琼珠的《形状之鸟》通过剪切拼贴的手法,将自己游牧般旅途中的见闻和生活寓言。

徐喆的《寻金记》在上海一处非著名公园展开,用相机寻找童年记忆中错位和空缺之处。这些作品既展示了艺术家的个人经验和感悟,也探讨了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问题,拓展了摄影的边界。

十年历程,见证中国摄影先锋力量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至今已举办了十届,见证了中国摄影界的蓬勃发展和新一代摄影师的崛起。从被提名的入围展览来看,艺术家使用摄影进行的创作不断拓展原本形成的评判。

新一代创作者不再将摄影作为唯一的表达方式,而是作为其丰富手段中的一种去介入问题,消解摄影在展览中的绝对主导地位,重视图像内外的功能,并把感知和体验传递给观者。这种向外融合的自由姿态,为摄影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近两年来,该奖呈现出了一种“回归”的倾向。无论是去年摘得大奖的拉黑,还是今年的贾煜,他们都用质朴的直接摄影,经历时间之风,去审视生命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结。在一个现实与虚拟边界进一步被模糊的图像时代,再次提醒人们摄影最初动人的模样。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不仅是一个颁奖活动,更是一个平台,为先锋摄影师提供了展示其作品和与观众交流的机会。通过持续的关注和扶持,该奖项为中国摄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我们提供了探索摄影感性与未来的窗口。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2/07/22622.shtml

Like (0)
睿鸿在线睿鸿在线
Previous 2024年12月7日 上午3:40
Next 2024年12月7日 上午3:5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