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站越冬队员满载而归

中山站越冬队员满载而归

经过一年的南极科考,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满载而归。

2023年11月30日,中山站越冬队在经过漫长的航渡后,与搭载物资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科考船会合。越冬队顺利卸下补给品和设备,为后续的科考工作做好准备。

中山站是继长城站之后,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第二个常年科学考察站,建成于1989年。位于东南极大陆拉斯曼丘陵,地理位置独特,海拔高度252.1米。

中山站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拥有先进的气象观测系统、极区高空大气物理观测设备、冰雪钻探站、无人机观测系统等。该站是国内陆考察的交通枢纽,为南极腹地的科学考察提供有力支持。

中山站越冬队由20名队员组成,其中科研人员8名,后勤保障人员12名。队员们克服了极寒、极风、极昼等恶劣环境,开展了气象观测、极区高空大气物理、冰雪和大气、海洋、地质等领域的科研观测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气象观测方面,中山站越冬队加强了对南极局地环流、融雪过程、温度变化等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为气象预报、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在极区高空大气物理方面,越冬队利用激光雷达、臭氧探测仪等设备,开展了对极区平流层臭氧、极地涡旋、高空云等的研究,为全球大气变化研究贡献了中国声音。

在冰雪和大气方面,中山站越冬队重点开展了冰川运动观测、冰芯钻探等工作,获取了珍贵的冰川运动数据和冰芯样本,为揭示气候变化历史和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海洋方面,中山站越冬队利用船载自主式探测设备,开展了对南极沿海海冰、浮冰分布、洋流等的研究,为极地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资源开发提供了重要信息。

在地质方面,中山站越冬队开展了地质样品采集、岩石薄片制作等工作,为南极地质构造、矿产资源评估和环境演变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山站越冬队还积极开展了科普教育活动,通过网络直播、线上讲座等形式,向国内外公众普及南极科学知识,增进对南极环境和生态保护的理解。

在圆满完成各项科考任务后,中山站越冬队满载着科学成果和宝贵经验返回祖国。他们将继续奋斗,为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2/03/20758.shtml

Like (0)
睿鸿在线睿鸿在线
Previous 2024年12月3日 下午9:19
Next 2024年12月3日 下午9: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