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至24日,“第六届中西比较文献学与书籍史研究工作坊”在浙江杭州华北饭店召开,吸引了来自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三十余位学者参与。
开幕式上,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冯国栋教授和外国语学院郝田虎教授共同致辞,欢迎与会学者和专家。本次工作坊分为六个专题进行深入研讨,涵盖书籍史与阅读史理论、书籍史与文献学的交互、近世的书籍史、文本旅行、文学与书籍体制、跨学科与书籍史等领域。
在主旨演讲中,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黄旦教授从媒介学角度剖析了书籍与当今世界的关联,认为书籍是一种构建人类秩序的“社会装置”。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沈弘教授通过珍贵的老照片,讲述了上世纪发生在紫禁城的两次大阅兵活动,展示了老照片作为史料的独特价值。浙江大学文学院求是讲席教授高奕睿从敦煌文献中某抄书人在不同时期特定字的笔迹变化入手,揭示了笔迹研究的意义。
随后的专题报告涵盖众多领域。山东大学何朝晖教授从全球视角重审雕版与活字的关系,反对部分西方印刷出版史上对雕版印刷的偏见。北京大学叶晔教授提出,文本是常规阅读史研究的基石,借助数字人文技术可以丰富作家与读者的文学知识和观念研究。中华书局张玉亮副编审总结了中国文献传统下“交流循环圈”模型与达恩顿模型的差异,提出中国式“交流循环”结圈为网的模型。天津师范大学姚伯岳、王宝森老师共同探讨了“古籍扉页”的概念和辨析方法。济南大学陈静教授全面阐释了冯道刻印九经的出版史意义。北京大学李成晴老师通过详细考证分析白居易《白氏文集》的藏集方式和文化意义。天一阁博物馆李开升研究员则以实例讲解了实物版本学的方法及其在古籍版本鉴定中的决定性作用。
此外,上海外国语大学王献华教授以阿卡德王朝君主纳兰辛的神化为例,探讨了“文明论方法”视角下两河流域社会权力观念的继承性。复旦大学石祥研究员对新得两卷《文选笔记》许嘉德增改稿本残卷展开考证,展示了书籍制作、印刷过程的复杂性。南京大学张志强、王翡老师共同梳理了《鲁滨孙漂流记》在中国翻译、出版、流传的情况,阐释了此书出版与中国语境下的复杂关系。北京印刷学院叶新教授与南京大学叶砚老师讨论了1933至1934年间德国印刷展览会在中国的巡展及其文化影响。南开大学邱雪松教授探讨了《甘地自传》在中国的翻译与接受过程,特别是三十年代的中国语境中的变迁与影响。浙江大学张炼老师分析了乔叟的语言及中世纪晚期英国语言史,对标准英语的出现进行探讨。
浙江大学郝田虎教授比较了欧美札记书和东方类书两种传统文类,指出两种札记化形式的类似性和相异性,体现了人类札记化心理的普遍性和多样性。南京大学于溯老师详细讨论了“合本子注”的学术史,认为“合本子注”一定程度上是读者需求驱动的产物,体现了读者参与感与更便捷的阅读方式。江南大学黄璟老师以不同形态的石刻写本、刻本、拓本、辑本为例,说明了同一石刻“文本”在不同介质与载体转换中发生的种种变化。
河南大学王鹏飞教授回顾了山阴沈氏家族在传统书业中的发展历程,从微观视角分析了书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衰退及其背后的文化与社会动力。浙江大学冯国栋教授对宋代刺血写经进行了再认识,认为刺血写经与儒家文化中的“身体不可毁伤”观念之间存在着文化张力,而宋代是儒家文化的重新发煌时期,两者之间的互动值得深入探讨。
与会学者围绕书籍史与跨学科领域的结合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为中西书籍史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贡献了思想与成果。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1/30/188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