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求职陷阱:私信、加V引流涉骗
在求职过程中,求职者经常会收到招聘方发来的包含“找我请+幺叁捌漆”“戳我头像,看下面小字”“+V F*C六”等信息的私信或招呼语。这些看似正常的交流方式背后,其实暗藏着陷阱。
平台引流:规避监管,诱骗求职者
与其他互联网平台不同,招聘平台支持招聘者与求职者双方正常交换联系方式进行后续沟通。然而,有些招聘者却选择通过“打哑谜”的方式发送联系方式,企图逃脱平台的安全监管。
这种引流行为轻则诱导求职者至站外开展营销,重则对求职者开展诈骗活动。以招聘者自称“XX公司HR”为例,一旦求职者添加其个人微信,对方可能马上变身为“XX理财顾问”,发送理财广告,甚至诱请求职者投资。
识别陷阱:增强隐私保护意识
为保护求职者合法权益,招聘平台不断完善平台认证体系与风控系统,建立了“事前可拦截,事中可警示,事后可追溯”的体系。然而,违规招聘者为了规避平台监管,依然会伺机向求职者发送变体联系方式。
求职者应提高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仔细甄别非招聘平台上的招聘信息,尽可能在对企业与招聘者招聘资质有审核、有把关的正规招聘平台寻找工作。在平台上与招聘方完成沟通,如果对方希望转到第三方平台沟通,可通过平台功能交换联系方式,并确认对方确系平台上沟通的招聘者。
平台提示:举报可疑行为
为打击引流行为,招聘平台已开展专项行动,从严惩治向用户发送变体联系方式,企图在第三方平台向求职者索取个人隐私信息的行为。同时,安全团队进一步加强了在各个场景中的安全提示,支持求职者及时识别,及时举报。
求职者如在聊天过程中遇到发送广告引流信息、变体联系方式的行为,可直接举报该招聘者。系统监测到招聘者存在异常的引流行为时,也会立即对其进行拦截,向求职者发出安全提示。
多场景保护:保障求职者隐私
近年来,招聘平台不断完善、优化个人隐私保护相关的功能,例如:
* 一键屏蔽关联公司:自动屏蔽相关公司,求职者也可手动添加想屏蔽的公司。
* 电话助手授权:打开后,求职者的手机号将以加密形式向招聘者展示。
* 隐藏真实电话:在交换简历前选择隐藏,招聘者只能通过虚拟电话联系。
* 隐私记录:求职者可查看个人信息对于当前招聘者的公开状态。
求职者应充分利用这些功能,主动管理自己的隐私信息。
防范简历被套:一看二问三查
求职者在与招聘者沟通过程中还要时刻注意“守护简历”,防止简历被“套”。
* 一看:查看招聘者的个人身份,如果是平台外的招聘者,在搞清楚对方真实身份前,不要交换简历。
* 二问:与对方进行相对充分的沟通,警惕没说两句就急着要简历的招聘者。
* 三查:查询该招聘者所在公司的实际地址,看是否与面试地址相符。
谨防诈骗:天上不会掉馅饼
求职者还需警惕“天上掉馅饼”。有些求职者海投简历,记不住都投了哪些公司,这会给骗子留下可乘之机。
不法分子会通过非法途径拿到求职者的个人信息,以邮件、短信或电话形式邀请求职者参加面试或承诺高薪offer,利用求职者急切找工作的心理,兜售培训课程,甚至引诱其刷单。
如果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甚至面临被诈骗的风险,求职者可以在招聘者主页一键举报该BOSS。平台将依据处置规则,对相应招聘者给予处置,求职者应附上详细证据,方便查证。
求职路上,求职者应提高警惕,谨慎对待“私我”“加V”等引流行为,增强隐私保护意识,多渠道核实招聘信息,谨防诈骗陷阱。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1/29/182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