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错漏频现,何止工作失误
公文作为政府机关对外发布的重要文件,承载着沟通、传达和记录的重要使命。然而,近年来,公文错漏频现的现象屡见不鲜,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质疑。
2023年11月,湖南长沙县居民晒出一份来自县卫生健康局的《依法履职处理意见书》,文件200余字,却有多达7处错别字,引发网民热议。工作人员表示是“工作失误”,将为当事人重新发送一份修改后的意见书。
类似的公文出错事件并非个例。2022年,广西南宁市教育局发布的一则公示中,将“应聘人员”误写为“应蹦人员”,引发舆论哗然。2021年,江苏南京市鼓楼区政府网站发布的一份文件,标题中的“鼓楼区政府”误写为“鼓楼区政斧”,令人啼笑皆非。
公文错漏频现,原因何在?有观点认为是工作失误,工作人员在处理文件时未经严格校对。然而,200余字的文件出现7处错别字,却只有打印人承担责任,让人难以信服。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工作作风不严不实。抄袭、应付了事的心态,导致工作人员不认真审核文件内容,甚至简单地使用图片识别软件转换文字,不加校对便打印发布,反映出对公文写作的不重视和缺乏责任感。
公文错漏不仅影响政府机关的形象,更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文件中的错误信息,可能误导公众,引起误解和纠纷;而错漏的文件缺乏权威性,也会损害政府公信力。
杜绝公文错漏频现,迫在眉睫。首先,要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树立对公文写作的敬畏之心,将公文写作视为一项严肃的任务。其次,建立严格的公文审核机制,由专人负责审核文件内容,确保文件准确无误。第三,加强对公文写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公文写作水平和质量意识。
公文质量是政府机关工作水平的体现。只有杜绝公文错漏,提升公文质量,才能真正发挥公文在行政管理、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政府机关的良好形象。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1/27/1679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