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在生活中、社交媒体上,甚至在书籍和电影中那些经典角色身上都遇到过自恋型人格的人。如今,“自恋”一词随处可见,它常常让人联想到那些渴望成为焦点、沉迷于赞扬,并似乎认为世界围绕着他们转的人。虽然很容易识别自恋的典型特征,但要理解这些行为的真实本质,远不止表面现象那么简单。事实上,这可能会让你好奇:自恋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他们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或者他们完全对造成的伤害视而不见?探究这些问题有助于揭示自恋的复杂本质及其影响。为此,我们采访了心理学家Noëlle Santorelli和Stephanie Carinia,以深入了解自恋及其复杂性。她们共同深入探讨了自恋者是否知道自己行为的毒性程度——以及他们的意识(或缺乏意识)如何塑造他们与周围世界的互动。
什么是自恋者?
心理学家指出,自恋者是指那些具有夸大自我重要性感、极度渴望赞赏以及缺乏同理心的人——他们经常使用操纵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行為来维持控制感和优越感。Santorelli进一步解释说,在自恋型人格特质方面,一般有五种主要类型。“其中,大多数人熟悉的‘经典’或刻板印象的自恋形式是夸大性(公开性)自恋。当这些人感到失望时,他们可能会暴怒,有说谎和缺乏同理心的倾向,通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过度自信和渴望关注,”她说。“另一种是对抗性自恋,包括那些通常极具竞争性和侵略性的人。第三种类型较难察觉,被称为脆弱型自恋。其特点是不安全感、过度敏感和自我怀疑。还有一种是恶性自恋,是指那些表现出虐待狂行为并喜欢控制他人的人。最后是集体性自恋。这些人会对他们认为不公平的事情强烈反应,很容易因道德问题而生气。”
自恋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在处理自恋行为时,人们最常见的问题之一是自恋者是否真正理解其行为的影响以及他们在做什么。据我们的专家介绍,他们并不知道。“不,自恋者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Carinia告诉Parade。“他们的虚假自我感告诉他们自己很棒,没有缺点或弱点。最重要的是,他们的防御机制让他们相信自己总是对的,即使他们听起来很荒谬。正因为如此,自恋者实际上并不认为自己在煤气灯操控他人。他们没有内在能力去做到有心机,比如操纵你,所以他们实际上相信自己的谎言。”
Santorelli补充道:“他们可能习惯了操纵局面、表现得盛气凌人、寻求关注、将谈话引导回自己身上等等,以至于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正常的。事实上,大多数自恋者并不知道自己是自恋者或行为自恋,因为他们的自我认知非常有限。“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从未意识到自己的影响,但这很罕见。”虽然有些自恋者可能会有意识到的时刻,但他们根深蒂固的防御机制、低同理心和有限的自我反省能力可能会使他们难以完全理解或关心他们的行为如何影响他人,”她继续说道。“自恋行为通常在生命早期发展为生存策略或应对机制,并成为根深蒂固的模式。许多自恋者没有发展出自我反省或客观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因为这会对他们脆弱的自我感觉构成威胁。”
有人可能会无意中表现得像自恋者吗?
我们的专家认为,一个没有被诊断为自恋者的人完全有可能表现得像自恋者并表现出自恋者的特征。“人们肯定可以表现得像自恋者,”Carinia说。“例如,有人可能会偶尔贬低他人,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潜意识地为了在压力情况下稳定他们脆弱的自尊心,或者他们可能会偶尔吹嘘/炫耀。这可以反映出我们许多人拥有的自恋防御机制,而不是完全的自恋型人格障碍。只有当这种防御机制严重损害你生活的几个方面时,我们才能诊断出人格障碍。”
是什么导致一个人首先成为自恋者?
没有一个单一因素会导致一个人发展出自恋特质。相反,它是遗传、环境和心理影响复杂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影响塑造了一个人的行为和自我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有许多不同的心理学理论或多或少地强调了这些不同的因素,”Santorelli解释说。“然而,所有理论都包含以下因素的某种组合:生物/遗传影响,其中一些特质被认为是遗传的,例如对自尊的高敏感性。文化和社会影响是另一个因素,它会导致自恋行为,例如从他人那里寻求关注、赞赏和认可。最后,早期的童年经历,孩子经历了情感忽视、不一致的情感支持、过度的批评或过度的理想化,这也会导致自恋特质的发展。”
与自恋者打交道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如果你遇到一个自恋者,并且不确定如何最好地与他们沟通,Santorelli说,有一些事情你应该记住:
设定清晰而坚定的界限
总的来说,建立界限和保持尽可能的情感超脱是你在处理自恋者时应该始终做的两件事。“自恋者经常会试图突破界限和限制,并利用他人的弱点,”Santorelli解释说。“设定界限清楚地表明你不会容忍不尊重和操纵,这将限制他们控制你的能力。”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1/26/1675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