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更大的麻烦,已经箭在弦上。
“目前和中国方面的谈判仍在进行中……但就进展情况而言,我们接近与中国就取消关税达成一个初步方案,中国企业可以一个受限制的最低价格,在欧盟境内销售电动汽车。”
当地时间上周六(11月23日)中午,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同时还是德国社会民主党驻欧洲议会议员伯恩德·兰格,在接受德国新闻电视频道(N-TV)记者采访时,终于讲了一些能够令两边许多企业都感觉能松上一口气的好消息。
但兰格在采访中仍坚称,“此前计划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的,不是什么惩罚性关税,而是反补贴税,完全是为了消除因不公平补贴导致的竞争扭曲问题”,即字面意思上的所谓“反补贴税”。
其辩称道,美国总统拜登在不久之前专门批准法案,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赤裸裸地将其排除出市场。与之相比,欧盟坚决不会这样做,所以“我们只是想要公平竞争,欧盟立法允许我们在存在倾销措施或非法补贴时征收反补贴税”。
当天中午,伯恩德·兰格在离开N-TV之前,还不忘用自己的X平台账号发了一推:
(中国)不应该继续升级(贸易对抗措施)。(我们欧洲搞)反制措施的目标是,(迫使)大家又回到谈判桌前。
当然咯,世上万事万物和谐相处,应该讲究个论迹不论心的态度,这毕竟以协定最终价格取代征收惩罚性关税,是一个最终结果互利的大好事。虽然从个人感情出发,这兰格主席的上述一席话,很难不让人惊讶于这鸭子怎么熟透了嘴壳还那么硬?
最终承诺价格
国际间对于某一种或者某一类商品的贸易纠纷,除去那些某一方或者双方撤回最初意见无疾而终的状况,解决起来一般分为一武一文两种办法。
“武”的方式,自然是来一笔突然施加的关税,而且通常还要来一个“惩罚性”的前缀来强调加税那一方的正义性。在加税之后,被征税方的对应产品在进入本国市场后,就会因为高昂的关税成本被迫涨价,从而降低其市场竞争能力。
图|10月的工作,是设法让在电动汽车征税这事跳最凶的法国“消停”下来。而事实证明,国际贸易这事上,欧洲现在可没有什么“无敌人之”存在
至于“文”的手段,则是上面提到的,谈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最终承诺价格”。
最终承诺价格通常是指在争议双方通过协商、调解或法律程序后,就某一商品或服务的交易价格达成的最终一致意见。
或者限制最低价,或者是限制最高价,偶尔两个都要限。而这种承诺价格是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可监督执行的,并以此方式彻底解决相关商品甚至某个领域的贸易纠纷。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欧洲面临的状况就是,国内车企在对欧洲出口新能源汽车的时候,必须根据协议的最终承诺价格,来执行相应产品的本地定价。必须千方百计避免出现中国产的电动汽车,在售价上碾压同尺寸同级别的欧洲电动汽车的这种情况。
举个例子,德国大众生产的ID.3电动汽车,在欧洲的起售价为3.98万欧元,根据文章写作的11月24日汇率,折合人民币略超过30万元。而同样一台ID.3的上汽大众版本,在中国市场的售价算上经销商和企业端的优惠,其售价为11.99万元。
图|德国产电动汽车售价居高不下,原因是大量部件甚至子系统需要从中国进口,导致成本压不下来
价格差距打到这份上,即使算上欧洲之前10%的进口汽车关税,一万多海里的水路运输成本,以及各级渠道从中的抽头,在保留充足的利润前提下,其在欧洲的售价也可以轻松打到3万欧元(折合人民币约22.64万)以下。
相信说到这里是个人就会意识到,这如果让你中国的车串货到欧洲的话,本地的工厂那可怎么活?俨然是一条发财捷径啊!而事实也确实如此,起码这两年来,大众德国也没少为串货这档子事情操心费神过。零零散散从中东那边流过来的车一直就有,而去年12月,一家德国进出口贸易商甚至在完备各种手续之后,直接就从中国进口了一批ID.6X,打算狠赚一笔。事情在当时闹到满城风雨,官司在法院来来回 回了多次。
实际上,上面之所以提大众只是因为其中欧各自生产的同一车型极具识别度而已。脱离那些在中国拥有合资企业的品牌,则差距更加惊人。比如说上汽名爵生产的MG4 EV。这款车在欧洲被称为“木兰”(MULAN),因为各项性能以及定位无限接近ID.3,而被普遍视为其强有力的竞品。
图|木兰这车在欧洲风评极佳,一直与上汽名爵专门开发了性能版,满足这一代欧洲车主对于“电动小钢炮”的追求
价格问题,最终奠定了“木兰”的胜局,因为这款车配备51kWh容量电池的普通版,在英国市场的起售价格为2.6万英镑,以目前的汇率折合人民币23.6万左右。而即使其出口欧洲后溢价已经接近七成(还是根据国内指导价,而非目前终端优惠后价格算的),在面对3.198万英镑起售的德国产ID.3时,仍旧具有极大的价格优势。而这也是为何在此前的欧盟反倾销调查闹剧中,上汽能有机会“独享”那个36.3%的额外加征税额的原因。
而目前这个似乎已经被敲定的“最终承诺价格”,则是各中国主机厂在对欧盟出口新能源汽车产品时,根据不同车型在欧盟内不同国家,设定一个不可低于的价格限制。
总而言之就是,你得把价格拉起来,免得我生产的车卖不掉。
避免加税带来的好处
实际上公社在上个月,就已经报道过中欧双方正在就以“最终承诺价格”替代加税进行谈判的消息。然而彼时,两边因为欧盟方面的一些非常奇葩的坚持,可以说是谈得很不顺利。
图|欧洲议会总体而言,比欧洲各国政府行事风格更加激进
欧盟方面的要求,是每一个品牌每一型号的每款车,都能议定一个最终承诺价格。并且要求能监管到同车型中不同车款的个性化配置调整。而且每一个欧盟国家,每一个销售区域,都可以做到可控可查。
这种要求粗看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在具体实操中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在这个时代,依托智能制造/工业4.0的概念,汽车也是一种可以迅速高度定制,使之个性化的产品。
比如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位车主,想要购买一台2025款的极氪001,其在经销商的指导下,下载了APP然后选择了ME版本,然后进入个性化配置菜单——
首先在车漆项中,这位在七种可选色中选择了驭光橙车漆,但配了撞色车顶。然后在可选的七种轮毂里勾选了22英寸多辐运动锻造轮毂带六活塞卡钳选项,内饰颜色四选中看上了蓝白配色。最后在选装列表里除了默认的魔毯双腔悬架,额外勾选了向日葵旋转屏、7kW智能家充套件。至于分区调光天幕、智能感应自动门、电动拖车钩、车载卫通以及20kW家充套这些,全都空着。
图|2025款的极氪001,有兴趣的各位不妨计算一下,其选配项能排列出多少组合
综上所述各位不妨想想,如果按照欧盟负责谈判那些老爷们思路,2025款极氪001得商定几个价格承诺?而这还仅仅是ME版本默认安装智驾系统,同时附赠对应的服务体验这一前提下的。
如果带着恶意来揣测,那么欧盟相关谈判人员此举无异于存心空耗时间,是毫无诚意甚至怀着敌意的表现。但笔者以为,事情其实没有那么严重,只不过是相关老爷们脑袋和意识还处在二十年前而已。想必自上月到不久之前,双方谈判和沟通的过程中,有大量时间是花在对其解释当前状况的问题上。
图|那些位宛若 智障 的老爷,虽然满嘴问着不着边际的愚蠢问题,说着荒诞而且毫无逻辑的观点,然而他却能一言定你生死——类似周受资感觉到的无奈,想必一般人是不能理解的
这一切,仿佛复刻了美国国会老爷诘问TikTok首席执行官周受资的那些名场面。好在从目前的进展来看,欧盟的老古董们似乎最后还是讲通了道理理解了状况。着实可喜可贺了。
实际上,如果最终以落实最终承诺价格的方式了结这桩贸易纠纷,而不是以彼此加税的方式两败俱伤,对我们这边似乎更加有利。最直接的好处在于,加征的关税将被欧盟相关国家政府拿走,而维持关税但执行最终承诺价格之后,国产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将能获得更高的利润率,这也许足以抵充加价后对销量的影响。
图|达成最终价格协议之后,对国内车企以及他们的欧洲同行来说,可谓好坏兼有。但唯独欧洲钱包不够丰的车主们,是倒了大霉
毕竟,现阶段自主品牌的优势,已远非性价比这一项。或者这么说,即便将价格以较大幅度拉上去,对比欧洲哪一众对手,仍旧能得个性价比一流的评语。
虽然说目前的消息反映出了全面向好的趋势,但毕竟只是官方人员以个人名义接受采访时释放的信息。未来仍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而且吧,相信所有人也都怀着一样的疑惑——怎么欧洲议会那么快就转过性子来了?
来自两方面的原因,内部实现最后一点“自主”的希望正式破灭,以及来自外部的“价值观盟友”的贸易压力,推动并造就了目前这样的局面。
就在上周五,瑞典动力电池制造商Northvolt公司在美国正式宣告破产重组。在递交法院的文件中说,该公司表示其深陷流动性问题,现金仅够维持运转约一周时间。但可能是出于安慰投资人的意愿,其同时也宣称已争取到2.45亿美元融资支持,包括1亿美元新贷款,以便公司能“维持运转,至明年第一季度完成重组”。
图|关于这家企业,曾毓群曾评价——电池设计、工艺和设备方面存在错误,这使得他们难以扩大生产规模。强行扩大产能时,将面临产能利用率、产品可靠性等问题,两三年后还会遭遇产品安全风险
该公司曾是欧洲车企密集注资的对象,被寄托了在欧洲本地解决动力电池供应问题的希望。自从其于2017年开始运转以来,已经累计消耗了投资人近千亿欧元。不过,这个希望终究还是破灭了。自2022年,该公司成批量交付动力电池起,质量和工艺问题就从未得到解决。其直接后果,便是成本上的不可忍受。所以本次正式宣告破产,也算得上某种“当断则断”了。
上面这是内部的因素,而外部的则直接来自我们的老熟人“懂王”。其再次上台的结果,也许在我们看起来自有其合理性,但却是远远超越欧洲国家乃至欧盟议会意料之外的变数。
图|“睡王”是个令盟友们非常安心的人,可惜任期即将结束……
人毕竟还得吸取教训。因为2017年的经验,归来的“懂王”大概率还将延续当年“四面出击”的贸易政策。而在这种迫在眉睫的风险之下,已经失去来自俄罗斯廉价能源支持,民生呈现萎靡状态的欧洲各国,竟然还要和中国大搞贸易摩擦,显然是极度不明智的……
那么说到最后,就祝中欧技术团队早日谈妥议定,达成新的互惠合作模式了。毕竟“懂王”再临之日,大家都有棘手的事情要首先处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汽车公社”(ID:iAUTO2010),作者:林登万,责编:杜余鑫,编辑:何增荣,36氪经授权发布。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1/25/1614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