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烂尾车"续集如期而至。随着新能源车企的快速洗牌,越来越多的车企难以为继,破产倒闭接踵而至。曾经信誓旦旦的质保承诺,也随着车企的离去而化为泡影,留给车主的是无尽的辛酸和无奈。
质保成泡影,车主欲哭无泪
2023年,威马汽车轰然倒塌,其旗下的车主首当其冲。车主张先生无奈地表示:"我当初买威马,就是看重它的'终身质保'。谁曾想,现在车企都倒闭了,我的质保也成了空头支票。"
和张先生一样,天际、雷丁、爱驰等倒闭车企的车主们同样遭遇了质保困境。车主李女士的雷丁电动车尾灯被撞裂,却无法在官方渠道购买原厂配件,只能通过第三方平台高价购买。更令人糟心的是,尾灯更换后,车辆还出现了故障,而售后服务早已销声匿迹。
车企跑路,售后难觅
随着车企的破产倒闭,售后服务体系也随之瓦解。曾经遍布全国的4S店和维修网点,如今人去楼空,车主们求助无门。王先生的爱驰U5出现故障,却找不到授权维修机构。无奈之下,他只得将车送到汽修厂,却因缺乏原厂配件,维修遥遥无期。
抱团取暖,自救之路
面对车企跑路、售后难觅的困境,车主们被迫抱团取暖。通过车友互助群和论坛,车主们可以交流维修经验,互换配件,甚至组织集体维权。然而,这种自救之路也困难重重,配件短缺、维修技术参差不齐,让车主们苦不堪言。
监管缺位,消费权益受损
车企破产后质保成泡影,监管部门难以辞其咎。根据《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汽车退市后,厂家仍应确保10年零部件供应。然而,在现实中,这一规定往往沦为一纸空文。车企在破产前夕,往往忙于自保,无暇顾及售后问题。而监管部门对违规行为的处罚也力度不足,导致车主权益严重受损。
完善制度,保障车主权益
"烂尾车"事件频发,暴露了新能源车市发展中的制度缺陷。有专家呼吁,应完善破产清算制度,明确车企在破产后对消费者的售后责任。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车企违规行为,切实保障车主权益。
结语
2024年的"烂尾车"续集,给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在新能源车企快速发展的浪潮中,车主权益保障必须得到充分重视。只有完善制度、强化监管,才能避免悲剧重演,让消费者在享受汽车电动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能拥有足够的保障。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1/24/154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