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开始开设与“铁饭碗”相关专业,以迎合学生渴望进入体制内的需求。这种现象被戏称为“嘲笑范进,理解范进,想成为范进”。
“范进”的兴起
范进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个讽刺性的人物,他一生为功名所累,屡考不中,却在中举后表现出夸张的欣喜若狂,嘲笑者居多,同情者甚少。如今,“范进”一词被用来比喻渴望获得“铁饭碗”的年轻人,他们希望通过考试进入体制内,获得稳定高薪的工作和社会地位。
高校的“自救”
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落实率逐年下降,一些学校甚至出现了大量毕业生“裸奔”的情况。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高校开设“铁饭碗”专业,希望以此吸引学生就读,提高就业率。
公务员微专业
公务员微专业是一种并不属于学历教育的专业,本质上是一组选修课。由于公务员考试越来越热门,这种微专业应运而生,其培养内容包括申论公文写作、结构化面试等直接服务于公务员考试的内容,与考公培训机构的平替文学有异曲同工之妙。
上岸的执念
年轻人热衷于报考公务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工作轻松、福利好、社会地位高。在社会地位上,公务员早已是天花板,即便在婚恋市场上也备受青睐。这种“上岸”的执念也导致了公务员考试的竞争日益激烈。
竞争的残酷
2025年国考的报名人数超过341万人,平均招录比为86:1,最终只有3.97万人能够上岸。这种竞争的残酷程度可见一斑。即便是高校开设公务员微专业,也不能保证学生一定能够上岸。
迷失在考试中
为了考公,许多学生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兴趣和理想,走上一条单行道,这条路布满荆棘,还有35岁的年龄限制。一旦考不上,便会陷入迷茫和焦虑之中。
结语
中国大学开设“铁饭碗”专业的现象既是学生渴望稳定的反映,也是高校自救的无奈之举。然而,这种现象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导致年轻人迷失在考试中,丧失了追求梦想和创造价值的勇气。如何引导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是摆在社会和教育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1/07/473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