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网络黑话以其简洁、富有个性化的特点风靡网络。然而,这种语言现象逐渐渗透到未成年人,尤其是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
近日,部分小学生滥用网络黑话的现象被媒体曝光。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小学生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不分场合地使用网络黑话,甚至将其带入学校和作业中,造成语言污染。
网络黑话之所以被称为黑话,是因为其随意性强,不符合规范用语的要求。小学生看似使用熟练,但未必能完全理解其内涵,容易被误导。长期使用网络黑话会弱化他们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价值观,甚至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行为。
一些网络黑话带有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如攀比、虚荣和暴力等。这些语言对三观尚未成熟的孩子具有负面影响,容易误导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今年10月,中央网信办、教育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网络黑话和烂梗的乱象。
专家指出,语言是思想的外化,什么样的语言反映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好的语言表达能感染人,而网络黑话却容易破坏好感。即使在朋友之间,频繁使用不当的网络黑话也会消磨好感,影响友谊的稳定。
学校和家长在引导小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方面负有重要责任。学校要及时发现和纠正小学生使用网络黑话的现象,加强规范用语的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语言的魅力和价值。
家长要以身作则,合理控制自己使用网络黑话的频率,加强对孩子的正确引导。鼓励小学生多读书、多写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不仅是人类进行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审美对象。只有引导小学生认真对待语言,用心说话,才能不迷失在网络烂梗中。
不可否认,网络黑话具有一定的娱乐性,也反映了互联网文化的特点。但其随意性和非规范性决定了它不适合在正式场合和教学环境中使用。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容易受到网络黑话的影响。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培养小学生规范的语言习惯,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语言观和价值观。
只有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才能净化网络环境,营造健康文明的语言生态,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原创文章,作者:睿鸿在线,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ip.orihonor.com/2024/11/07/4478.shtml